z6尊龙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  技术支持 > 基础涂装知识
          • HEMPEL海虹老人油漆产品说明书的使用说明

            产品说明书内容包含产品描述、产品参数以及使用指南/建议组成。产品说明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使用时达到最佳的效果 。


            产品名称、产品代码和颜色代码
            产品名称:一般情况下 ,老人牌油漆采用统一的专有名称 ,表示该油漆所属的组别和类别 。
                            物理干燥型 :
                            HEMPATEX:丙烯酸氯化橡胶(溶剂型)
                            HEMPINOL:沥青、焦油类
                            HEMUCRYL :丙烯酸(水性)
                            化学固化型 :
                            HEMPALIN:醇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氧化干燥型)
                            HEMPAQUICK :醇酸树脂、改性快干醇酸树脂(氧化干燥型)
                            HEMPADUR:环氧树脂 、改性环氧树脂(溶剂型、无溶剂型)
                            HEMPASIL:有机硅防污漆
                            HEMPAXANE:聚硅氧烷
                            HEMUDUR:环氧树脂(水性)
                            HEMPATHANE :聚氨酯(异氰酸酯)
                            GALVOSIL: 无机硅酸锌
                            注: 无专有名称时 ,产品名称以老人牌(HEMPEL'S)开头 。

            产品编号:每个老人牌产品以5位数字的产品代码进行标识。前两位数字表示油漆的性能和属性 。第三和第四位数字表示序列号。第五位数字代表,同种产品的特定配方,例如高温/低温固化 ,常温固化或符合当地法律的固化方式。因此 ,前四位数字表示油漆的性能,即物理燥类或化 学固化类油漆。第五位数字通常表示与涂装条件有关 ,但也可能单纯用于表示物流。
                             第1位数字       功能
                             0 - - - -           透明清漆、稀释剂
                             1 - - - -           钢材和其它金属材料用底漆
                             2 - - - -           非金属底漆
                             3 - - - -           厚漆产品、腻子和其它高固体分材料
                             4 - - - -           中间漆、厚浆漆(可当底漆或面漆用)
                             5 - - - -           磁漆、面漆
                             6 - - - -           其它
                             7 - - - -           防污漆
                             8 - - - -           防污漆;其它
                             9 - - - -           其它
                             第2位数字       所属类型
                             - 0 - - -           柏油、沥青、焦油
                             - 1 - - -           干性油 、油性清漆、长油醇酸树脂
                             - 2 - - -           中长油醇酸树脂
                             - 3 - - -           短油醇酸树脂 、苯乙烯酸醇树脂 、环氧脂、硅酮 、醇酸树脂、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
                             - 4 - - -           其它
                             - 5 - - -           单组分或双组分反应性粘合剂(非氧化型)
                             - 6 - - -           物理干燥型粘合剂(溶剂型)(以上- 0 - - -除外)
                             - 7 - - -           单组分或双组分反应性树脂
                             - 8 - - -           水性分散体、稀释剂
                             - 9 - - -           其它
                      
                             例如:HEMPADUR 17634:
                                      1 - - - -        钢材底漆
                                      - 7 - - -        反应性树脂
                                      - - 63 -        序列号
                                      - - - - 4        版本


            颜色代码:海虹老人公司用5位数字表示颜色,标准的颜色代码如下:
                             白色  :                                10000
                             灰白色:                             10010-19980
                             黑色 :                                19990
                             黄色、奶黄色、浅黄色:     20010-29990
                             蓝色 、紫色:                      30010-39990
                             绿色  :                                40010-49990
                             红色、橙色 、粉红色:        50010-59990
                             棕色:                                60010-69990

            示例:
            HEMPALIN 底漆12050-50410:    50410 = 红色
            本公司标准颜色代码与其它标准颜色代码无直接联系。如需其它标准颜色的对应颜色  ,请咨询本公司 。如需常用颜色 ,请参见本公司的色卡 。第五位数字可用于表示具有相同颜色 ,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为了符合标 准或(当地)法律要求)而采用不同颜料的特别配方。数字0、1、2、3 和4表示一种标准的无铅配方,数字5 、6、7、8和9表示使用含铅颜料的产品 。字母“Z”表示使用符合ASTM D520中第II 类锌粉的锌底漆 。
            备注:对于色差相对不太重要的产品来说,例如底漆、众多中间漆和防污漆,可能会出现颜色有偏差的现象。可通过使用相同批号达到面漆表面一致的颜色 。


            产品代码:产品代码+颜色代码
            概       述:简短介绍产品的属性、主要性能和特定的使用条件。
            用       途:产品设计用途或特别适合的用途。产品可能被规定用于为某些特殊目的而定制的油漆配套 。
            特       点:总结产品最重要的特点 。
            使用温度 :指出不会对油漆造成直接有害影响的最大温度。
                             当使用温度持续接近最大温度时,将会导致指定的涂层配套使用寿命低于其在正常温度下的预期寿命。如果使用温度经常在正常温度和最大温度之间波动时 ,将会导致涂层配套的预期使用寿命缩短(即“加速老化”) 。
                             大多数油漆在高温下将会出现外观变化,即颜色变化和/或失去光泽。
                             此外 ,很多油漆在高温下将会软化,并对机械或化学作用更敏感。
                             对于与温热液体(包括水)相互接触的环境,通常仅推荐使用专用的油漆配套 。在高温条件下 ,潮湿的使用环境比干燥使用环境对使用寿命有更加显著的影响 。
                             当油漆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波动较大,在相同温度下 ,潮湿的使用条件与干燥使用条件相比,对涂层配套有更明显的影响 。
                             液体温度是否高于涂装油漆的钢底材温度是相当重要的。“冷壁”效应将增 加起泡的风险,并对耐热性能造成更大的限制。在潮湿/浸没使用条件下,大多数油漆配套仅能容忍非常低的负温度梯度 。
            认证和证书:官方和半官方证书和认证清单。
                                本公司也可根据要求提供所列清单外的其它证书和认证文件。
            供应性:考虑到物流因素,某些产品的交付需要提前发出通知。此类产品将标有“本地供货有待确认”的字样。

            物理参数
            颜色/色号:参见“颜色代码”部分。某些物理参数随着颜色的不同而变化。
            漆面:是指在实验室最佳条件下干燥后的漆膜外观情况,以高光(>90)、有光 (60-90)、半光(30-60) 、半平光(15-30)或平光(<15)表示。所有数字均以光泽单位表示,并符合ISO 2813 : 1994(E) (60°镜面光泽)标准规定 。 实际外观情况取决于涂装和干燥/固化期间的条件 。
            体积固体含量:体积固体含量(VS)按照如下百分比表示:
                                    干膜厚度/湿膜厚度
                                    所述的体积固体含量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在23°C/73°F 的温度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根据ISO 3233:1998 规定的干燥类别2的规定进行7 天干燥后 ,进行测定而得 。在这种实验室条件下,不会出现油漆损失 。
                                    对于体积固体含量为100%的产品,标有理论值。由于固化期间的收缩,该理论值并未反映在所有体积固体含量为100%产品的如下
                                    比值之中:
                                    干膜厚度/湿膜厚度
                                    所有体积固体含量均允许有±1%的标准偏差。该标准偏差考虑了正常生产公差 、实验不确定度等。
            理论涂布率:在规定的干膜厚度条件下 ,完全平滑表面上的油漆理论涂布率计算如下:
                               (体积固体含量*10)/干膜厚度(微米)   平方米/升
                                 或
                                (体积固体含量%*16.04)/干膜厚度(密耳)     平方英尺/美制加仑
                                 1密耳四舍五入化整为25 微米 – 精确值为25.4微米。
                                 产品规格书中的理论涂布率是针对通常为产品指定的干膜厚度(DFT)而设定的理论涂布率。某些产品可能因不同用途而设定不同的干膜厚度,因而会相应的影响其涂布率。对用于饱和的吸收性底材木材 、混凝土等的油漆材料,无法给出理论涂布率 。
                                 产品规格书中未考虑ISO 19840 中规定的校正系数。若使用了该校正系数 ,则必须针对实际规格进行调整,以免漆膜厚度和底漆消耗量过大 。
                                 由于实际涂布率变化太大,无法使用单一数字表示,因此产品规格书中未给出实际涂布率。
            消耗系数:实际消耗量的估算是以理论消耗量乘以相应的消耗因数(CF)而得出。
                             消耗系数取决于众多外部条件,由于消耗系数变化太大 ,无法以单一数字来表示 ,因此产品规格书中未予规定 。 
                             实际消耗量=(面积*消耗系数CF)/理论涂布率
                             消耗系数的变化很大程度上由以下原因造成 :
                             1) 波纹形状的漆膜:
                                 需要手工施工消耗系数a)呈现一定程度的表面波纹形状;以及b)厚度分布平均值从某种程度上高于规定的干膜厚度,以满足80:20规定。这就导致实际消耗量大于理论计算值。
                             2) 拟计算表面的复杂性和尺寸/形状 :
                                 复杂 、不规则和小尺寸的表面几乎不可能在涂布后不出现喷涂过量的情况,因此将导致实际消耗量高于相关区域的理论计算值。
                             3) 底材表面粗糙度:
                                 底材的表面粗糙度使其出现需要填满的“死体积”,或者在使用车间底漆的情况下 ,会出现“比表面积”大于1 的情况,从而导致实际消耗量高于表面平滑的底材的理论计算值 。
                             4) 物理损失 :
                                 其它因素如罐、泵和软管内部残留 、油漆过期废弃、风力等因素也会导致油漆消耗量增加。
                                 实际涂布率因施工方法、油漆工人的技能、施工项目的形状、底材结构、漆膜厚度以及工作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任何情况下 ,都应确保整个施工区域达到规定的漆膜厚度。
            闪点:是指液体释放的蒸汽与表面周围空气混合形成混合物,在点燃时将会出现微弱闪光但不着火的最低温度 。
                      老人牌油漆的闪点采用塞塔佛拉希法(闭口杯法)进行测定。对于双组分产品 ,通常采用混合产品的闪点。闪点值将作为指导值,并考虑当地法规有关使用期间的防火注意事项的规定 。
                      在油漆中添加稀释剂可能会改变被稀释材料的闪点温度。
            比重 :是指在25°C/77°F 温度下的重量(以千克/升为单位)。同时给出以磅/美制加仑为单位的同等值。
                      对于双组分产品 ,采用混合产品的比重 。
                      与产品规格书中指定的理论值相比,实际比重可能会偏离几个百分比 。
            指触干 :产品规格书中规定的干燥时间是指漆膜具有足够硬度,能够抵挡手指大力按压而不会留下指痕所需的干燥硬化时间。
                         对于车间底漆,将采用更加相关的“搬运干”值。
                         上述干燥时间适用于温度20°C/68°F,相对湿度60-70% ,并具有适当通风条件的环境。
                          其它干燥条件如下:
                        “指触干” :手指大力按压不会留下印痕 ,且未在表面上感觉到粘连的触感 。
                         “搬运干” :油漆表面拥有足够的硬度,小心搬运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脱落/损坏现象。
                          对于含有溶剂(或水)的油漆,其截至“指触干”的干燥过程主要取决于通风条件,但也与施工的每个涂层的温度和漆膜厚度有关。
                          所有表面均应采用通风干燥  。应注意的是水性油漆比溶剂型油漆具有更高的通风要求 ,特别是相对湿度较高时 。
                          对于采用物理干燥方式的油漆,其干燥时间同样受到涂层数量、涂层配套总漆膜厚度和每个涂层漆膜厚度的影响。根据经验,在同等通风条件下,两倍漆膜厚度的干燥时间是原来的四倍。这种情况对溶剂型和水性油漆都适用 。
                          应重点指出的是当施工多遍油漆时,其中残留的溶剂可能会导致漆膜比单遍涂层时形成的漆膜更软,特别是当油漆采用物理干燥时更是如此。
                          同时 ,温度对干燥/固化时间有较大的影响。温度下降10°C/18°F 时 ,将会增加大约两倍的干燥时间 。
            完全固化:给出的是在20°C/68°F(钢底材)温度和充足通风条件下的双组分产品固化时间。温度越高,固化越快 ;温度越低,固化时间将延长。
                             产品规格书或使用说明书中将以表格形式给出某些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时间。对于只给出20°C/68°F 温度下的固化时间的产品,可参考如下经验:
                             温度每升高10°C/18°F,固化时间需要减半;温度每降低10°C/18°F,固化时间需要加倍。
                             当温度低于所述应用条件下油漆施工的最低温度时,固化几乎完全停止。
            挥发性有机物:即所含挥发性有机物的计算重量值,以克/升为单位。同时给出以磅/美制加仑为单位的同等值 。
                                    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亦可以采用实测值表示。
                                    产品的安全数据表中给出了特定产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详细信息。
            保质期 :指的是在正常储藏条件下,保存在阴凉位置的原装密封容器内的产品能够保持完好的时间长度。产品规格书中给出了保质期,在25°C/77°F 温度条件下为一年或低于1 年时间。在更高温度下,保质期将缩短,例如在35°C/95°F 温度下,保质期将几乎减半。灌装产品               将带有“最佳使用期”指导标签。
                          如未给出特定限制条件时 ,则从生产日期算起 ,单组分油漆产品在25°C/77°F温度条件下,不应储存超过5 年 ,而在35°C/95°F 温度下的 储存应不超过3年 ;双组分油漆产品在25°C/77°F 温度条件下,不应储存超过3 年,而在35°C/95°F 温度下的储存应不超过2 年 。
                          由于在储罐中出现(轻微)沉降 ,因此长期储存和高温储存的油漆可能需要在使用之前进行重新搅拌。
                          如果储藏条件未知,以及在油漆材料适用性遭受质疑的其它情况下,可进行如下检查即可验证其适用性 :
                          a 、打开储罐时,罐内是否有腐蚀情况;
                          b、储罐内部表观粘度:在重新混合后,油漆不得呈凝胶状或不得在适当使用之前需要过量稀释。
                          c 、按规定漆膜厚度涂装 :必须取得均匀、密布的漆膜。
                          d、干燥时间在产品规格书指定的限制范围以内。
            批号:所有产品均提供9 位数的批号,用以表明生产单位和生产日期 :
                      前两位数字表示生产地址。拥有某些证书和型式认证的产品,例如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决议MSC.215(82)的规定进行认证的产品,需要标有该信息 。
                      第三位数字表示生产年份 ,而第四和第五位数字则代表生产月份。
            储藏温度:为了保持油漆的设计使用性能,不得将使用之前的油漆储藏在高于50°C/122°F的温度下。水性油漆不得暴露在冰冻条件下 。


            施工说明
            混合比:双组分化学固化型产品会提供基漆和固化剂,需采用正确混合比例。必须严格按照混合比进行混合,分装时也应如此。一般情况下,除非混合使用期非常短,应在使用之前30 分钟(熟化时间)将固化剂添加到基漆(在20°C/68°F 温度条件下),并搅拌均匀。这在低温表面上施工油漆时尤其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将对熟化时间提供更具体的建议。
                         对于双组分产品来说,在基漆中加入规定量的固化剂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固化剂投放量符合规定,建议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指定的稀释剂来冲洗固化剂罐 。材料一经混合,固化就会立即开始。因此,应一次性的将混合物混合使用期内所需数量进行混合。
            施工方法 :规定可能的或建议的施工方法。一般情况下,第一道防锈底漆应采用刷涂或无气喷涂方式进行施工,以便取得最佳的润湿和底材渗
                             透效果 。与采用无气喷涂设备进行施工相比 ,使用刷子或滚筒刷进行施工时 ,需要施工更多道的涂层才能取得规定的漆膜厚度 。
            稀释剂(最大容积):
                             在完成搅拌后(如果是双组分产品 ,则在基漆和固化剂混合搅拌之后) ,老人牌油漆可以输送到位,并准备好在20°C/68°F 温度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正常干膜厚度进行刷涂或无气喷涂。若在寒冷天气或用于特殊用途(例如较低漆膜厚度情况)等情况时,油漆稠度太大的,则需添加指定的稀释剂以获得要求的粘度。稀释剂添加量根据温度和施工喷涂方法会不同。产品说明书规定了各种不同施工方法下最大稀释剂比例。若需要更大的稀释比例时,请咨询本公司 。
                             添加少量稀释剂将不会在漆膜厚度上产生明显的改变 。在某些需要较高稀释比例的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在添加稀释剂时 ,将会导致液体油漆的量增加 ,但固含量不会随之增加 ,因此,当添加大量稀释剂时,必须按比例增加湿膜厚度,以便达到规定的干膜厚度。
                             稀释后的固含量(VS,%) =(固含量%*100)/(稀释剂添加百分比*100)
                             备注: 避免不必要的稀释和习惯性的稀释。
            混合使用期 :大体说来,溶剂型油漆的混合使用期取决于如下油漆温度:
                                温度每升高10°C/18°F ,混合使用期将减半;温度每降低10°C/18°F ,混合使用期将翻倍。对于HEMPADUR 系列的产品,其无气喷涂时通常情况下比刷涂时的混合使用期更短。这是因为无气喷涂的混合使用期到期之后 ,油漆逐渐丧失其抗流挂性能 。
                                因此,对于无气喷涂 ,只有在无气喷涂的混合使用期以内才能取得较高的干膜厚度。
                                备注:混合使用期不能通过稀释的方式延长。
                                对于水性双组分环氧树脂产品 ,上述经验不适用。相关规格书内将注明温度对混合使用期的影响。
            喷嘴孔径 :标明典型喷嘴孔径(或喷嘴孔径范围)
            喷嘴压力 :指出通常情况下适用的喷嘴压力 。
                             备注:无气喷涂数据是参考数据 ,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调整。
            工具清洗 :正常情况下 ,产品指定的稀释剂可用于工具使用后的清洗 。当有专用清洗剂方面的推荐时 ,应在产品规格书中予以注明。
                             用于水性油漆的工具可能难以清洁。因此,遵照产品规格书的清洁说明特别重要。
            干膜厚度  :规格书中标明的干膜厚度(DFT)是常用厚度 。
                             备注: 其中几种产品按照不同用于规定了不同的漆膜厚度 。
                             通常情况下,使用经校准的测厚仪在平滑的参考钢板上检验干膜厚度。对于车间底漆的膜厚控制 ,应参照由本公司提供的特殊程序进行测量 。
            湿膜厚度:为便于在实际测量中使用湿膜厚度仪(梳式湿膜仪)来测量厚度,湿膜厚度(wft)以25 微米(1 密耳)的倍数进行标示。厚度值四舍 五入化整为25 的倍数,这是被认为适合每种情况的数值。
            重涂间隔 :指的是在20°C/68°F 或相关产品规定的温度范围下,在下一道涂层施工之前所需的或允许的时间间隔。重涂间隔与温度 、漆膜厚度、涂层数量和未来使用情况相关,因此将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对于最长间隔时间 ,其温度是指此期间的最高表面温度。某些产品的重涂间 隔时间对于层间附着力方面的影响比其它产品更为关键 。若超过了最大重涂间隔,则可能需要对表面进行粗糙化,确保下一道涂层的附着力。另一方面 ,某些油漆类型的重涂间隔可能对于附着力来说不是那么关键,但是在腐蚀严重的环境条件下,未被保护的底漆涂层不能维持太久 。
                             若无其它说明,则规定的重涂间隔是指使用相同的油漆进行重涂。不同种类的其它油漆可能要求其它的重涂间隔 。
                             必须始终遵守规定的最小和最大重涂间隔,以便油漆配套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
                             需谨防水份和二氧化碳对环氧漆和聚氨酯油漆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低温和高湿度环境下会出现这种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涂层表面油腻,妨碍后续涂层的附着力。
                             当已施工的表面暴露于受污染的环境时,建议在重涂之前采用高压清水进行彻底清洗,或采用其它合适的措施 。对于某些产品,将根据其后续暴露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最短和最长重涂间隔 。暴露情况分类如下:
                             大气条件 温和
                                             适中
                                             恶劣
                                             暴露于水中
                              有关重涂间隔,请参见相关的涂装规范。
            安全 :此处规定了产品处理或操作期间的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包装上标有应当遵守的相关安全标签。此外 ,还应始终遵守产品安全说明书、国家或 当地安全法规。
            表面预处理 : 推荐使用的涂装前表面清洁度。除非另有说明,表面清洁度应参照ISO 8501-1:2007 标准“涂装油漆和有关产品前的钢底材 预处理- 预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
                                 对于某些产品,强制性要求具备最低程度的表面粗糙度。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照一种或多种粗糙度比较板:Rugotest No.3、Keane-Tator 比较板或ISO 比较板。
                                 对于有旧漆的表面,通常规定了预清洁方法和程度 。
            施工条件 :若在使用某种油漆时的气候条件或其它限制条件超出了正常的良好涂装条件,则须在此处予以注明。一般情况下,不得在任何不利天气条件下进行涂装作业。
                             即使天气看起来适合进行涂装作业 ,但如果底材温度等于或低于露点温度(该温度下湿气开始冷凝 ,即凝露) ,也会出现冷凝情况。为了对波动进行补偿 ,涂装和干燥期间的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以上约几个度数,高出3°C/5°F 被认为是安全的温度。
                             谨防冰点以下温度在表面上造成结冰。
                             在密闭空间内 ,可能需要清除溶剂蒸汽或水蒸气,即在涂装和干燥期间不断提供充足的清新空气,以便确保安全和健康,同时有利于溶剂挥发。
                             冬季进行涂装时,使油漆保持在适当的温度 ,最好在约15°C/59°F 温度上。否则,油漆需要进行过量的稀释,导致增加流挂风险。如 :温度降低时,任何油漆的粘度将会上升。
            预涂油漆 :为推荐的几种已知与该产品相容性好的前道漆。未提示任何限制条件。其它相匹配的产品可能根据用途进行规定 。此处以车间底漆作为表面预处理的组成部分。
            加涂油漆:为推荐的几种已知与该产品相容性好的后道漆 。未暗示任何限制条件。其它相匹配的产品可能根据用途进行规定 。
            备注:此处包含其它相关数据或信息。
            颁布单位 :海虹老人集团– 产品参考资料
                             注 :产品规格书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产品规格书于颁布之日起5 年后自动失效。有关颁布日期的描述,请参见每页页脚 。


              XML地图